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前身是美、俄、英、法等国家于上世纪60年代推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该系统能够对地球表面进行高精度实时定位和授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能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事业进入新时代。至此,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并交付使用,成为继 GPS、 GLONASS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1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理事长杨长风表示:“北斗三号的建成开通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国,更是开启了中国在时空领域世界的新征程。”自2017年5月发射首颗试验通信星以来,目前已建成24颗卫星组成的星间链路系统,地面终端用户超过650万。
一、北斗授时应用现状
授时应用是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应用领域。北斗二号系统在北京、海南、河南等地成功部署了
时间同步设备,为用户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目前,我国有近30家单位正在开展北斗授时服务,包括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电科集团、科工集团等大型企业。目前在轨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已经有40颗。
二、北斗系统优势
与 GPS全球定位系统相比,北斗系统具有性能更优、定位精度更高的特点。
首先,北斗系统不仅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还可以用于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可在灾害救援、紧急通信和远距离导航定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北斗系统还可以提供高精度全球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最后,北斗系统的地基增强技术可以在区域范围内提高定位精度。据初步估算,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将可使我国导航定位精度提升1~2倍。
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应用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6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地面段由多个地面站组成,为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等服务。
北斗系统主要特点:
①导航定位功能强大;
②使用简单方便,性能稳定;
③定位精度高,能够达到米级;
④可供全球使用,系统能力提升巨大。
北斗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成功研发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北斗”作为民用时的特点
“北斗”系统作为民用时的特点是,每隔6分钟,就会发出一个短信息,用于实时调整自己的频率和时间。该系统在接收到第一条信息后,就能立即将其修正为标准时间。
“北斗”民用时的精度是每秒5纳秒(约1010小时),目前中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是每秒10纳秒。这意味着北斗在定位时,误差为5纳秒的时间内,可以让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精准地”把时间发给用户。
目前北斗民用时使用的频率和时间与 GPS是一样的。中国的北斗民用时完全达到了 GPS所能达到的精度标准。而美国的 GPS采用了一种叫“码分多址”技术的信号,它可以将信号调制成一个频率分别发送给不同的用户。